初夏时节,位于武陵山区的毛尖山上,漫山初放的布福娜花宛如一朵朵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一股夹杂着水果芬芳的甜美味道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每年的6月,是布福娜开花的季节。”6月4日,重庆欣宸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刚,带领记者一行穿行于布福娜棚架之间,他一边用手掰开布福娜花,一边介绍如何辨别布福娜花雌雄的方法……彭水县润溪乡布福娜中药材产业基地,成立于2016年4月,占地面积近2000亩,是全国布福娜人工种植单一品种最大的基地,全面丰产后年产值将达6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大力开展布福LONG8娜种植、育苗、研发及精深加工,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拥有自主商标5个。而今,该基地是彭水县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鲁渝协作农业示范项目,还是鲁渝协作县级专家工作站。熊刚也获得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彭水县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中药材专班领头人、农民高级技师等称号,兼任彭水自治县工商联合会执委。
1974年出生的熊刚,毕业于四川大学。大学毕业后,熊刚进入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简称民航西南管理局)工作。
“在民航西南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做过行政工作,更多的是负责三产经营管理工作。”熊刚说。当年,在成都、昆明、重庆等地来回跑,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生活过得很充实。
熊刚介绍,有一年春节,在广州从事医药经营的哥哥熊伟回成都过年,在饭桌上熊伟谈起国内中药材种植情况。席间,熊伟告诉他,国家将中药材种植纳入中医药振兴重大工程,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种植基地。有国家战略强力支撑,未来发展无限。
哥哥的一席话,点亮了熊刚想自主创业的火苗。于是,他向哥哥咨询发展什么中药材前景好。那天,兄弟俩围绕种植中药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一种叫布福娜的中药材,目前被市场广泛看好。”熊伟说,布福娜全身都是宝,它的全株可以入药,果实可以直接食用。
春节后,熊伟回广州继续经营他的医药生意。然而,哥哥熊伟的一番话,让熊刚难以安心工作。他思忖,国家倡导发展中医事业,必须有中药材做保障。于是,熊刚向公司请了几天假,专程到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考察,详细了解布福娜种植条件、生长环境、技术要求、市场需求等,同时向相关部门了解种植中药材的相关政策。
经过前期的深入调研,2016年初,在熊伟的大力支持下,熊刚毅然决定辞去民航西南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的工作,投身布福娜种植事业。
从一名民航管理干部,转身去种植中药材,不仅同事们质疑,就连熊刚本人也没有十全的把握。但熊刚坚信,只要自己认准的事,全身心去做,终生不会后悔。
于是,熊刚组建了一支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团队,在西南地区寻找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地方。
2015年,熊刚的朋友告诉他,重庆市彭水县正在对外招商。而且告诉他,彭水位于武陵山区,山脉纵横、气候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
得知此消息后,熊刚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从成都赶到彭水,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位于彭水县润溪乡实地考察。
润溪乡莲花寺村所在的彭水县是中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自治县,被誉为“世界苗乡”。润溪乡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毛尖山横贯全乡,位于武陵山腹地。这里海拔高、湿度大、日照少,成了团队培育人工布福娜的首选地。
“当年,我们组织的科研团队在润溪乡调研,在莲花寺村大山深处找到了野生的布福娜。”熊刚介绍,由于布福娜在当地缺乏人工种植,润溪乡丰富的野生布福娜资源让科研团队眼前一亮。
在莲花寺村,当地称布福娜为“冷饭团”,布福娜为苗语,意为“美容长寿之果”,在中国药典学名为“黑老虎”,是一种木兰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果实既像球形的菠萝,又像巨大的荔枝,熟果表皮为深红色,果肉乳白细腻、清甜可口,其根茎晒干后能入药,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是当地苗医传统药材。
熊刚告诉记者,野生布福娜果实小、不饱满,且果实酸涩,可利用价值不高,必须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品种才能成为食药两用作物。为此,他们的科研团队就驻扎在润溪乡,开始了品种选育、人工驯化之路。
由于人工驯化布福娜在国内先例并不多,一开始科研团队采用的是人工筛选的办法。依靠人工一株一株筛选出野生的优质布福娜,再对筛选的品种进行移栽、选育。经过3年的人工筛选,最终选育出了适合人工栽培的布福娜品种。
“研究团队选育的新一代人工布福娜,果甜、个头大、可药用比例高,既可作水果,也可以加工为药材。”熊刚说,团队最终将新品种布福娜“安家”在莲花寺村。
为了壮大布福娜产业,巩固脱贫攻坚,带动当地村民走产业发展致富路。2016年,团队联合当地30名农民成员,成立了彭水县欣润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初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村民那里流转了大量的闲置土地,种植研究团队选育的布福娜品种和从湖南引进的优质布福娜新品种,免费对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当年实现亩产增收60%,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300余亩逐步扩大至目前的2000余亩。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打造布福娜特色产业,成了我们团队思考最多的问题。”熊刚说。期间,熊刚先后参加了重庆市农广校和彭水县农业农村委组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高素质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学习,多次获得优秀学员称号,为拓展布福娜产业提高了认识、启发了思路。为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完善产业链布局,于2019年成立了重庆欣宸中药材有限公司。
2021年,欣宸公司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发出了布福娜果酒、面膜、精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
2022年,欣宸公司与中国中药广东一方制药合作,研发布福娜中药配方颗粒,获国家药监局批文,推动了布福娜产业向更高领域发展。
2024年,欣宸公司成为鲁渝协作科技项目——“黑老虎细胞工程繁育技术与林下中草药控草关键技术示范应用”项目组成员,深化布福娜生产技术应用研究。
在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方面,欣宸公司与莲花寺村、樱桃井村建立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莲花寺村,公司每年按照村集体投入的20万元资金,给予10%的固定分红,惠及155户农户。在樱桃井村,欣宸公司按加工厂项目建设费398余万元的3%给付固定入股分红,每年12万元的分红为村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不仅如此,还将每年利润的8%支付到樱桃井村集体账户,用于支持村庄的各项建设与发展。公司在当地聘用长期务工人员6名,他们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学到了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均年收入高达42000元。此外,临时性用工需求也为更多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每年临时性用工达2500余人次,人均每天收入109元,每年累计兑付劳务工资近30万元。
打造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方面,熊刚将布福娜纳入重点培育对象。依托鲁渝协作平台,引入山东资源,共建标准化基地,先后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重庆市 “一村一品”示范村(布福娜)及鲁渝协作合作示范基地。
“公司打造的露营基地,不仅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避暑纳凉生态环境,还能给游客提供优质的休闲游玩体验。”熊刚说,在发展布福娜种植业的同时,润溪乡还积极打造农旅融合项目,以布福娜为元素建立星空民宿露营基地,来往游客能烧烤露营、夜赏星空,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前种玉米、土豆,辛苦一年也赚不到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种药材,还能在基地务工,增收有了保障。”莲花寺村村民龚国容说。
莲花寺村党支部书记田茂清介绍,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固定分红等方式,带动润溪乡近250户农民增收致富,每户每年平均增收2000多元。而今,莲花寺村昔日的荒山披上了“丰收衣”,布福娜成了村民们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展望未来,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产业,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致富。”熊刚表示,将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智能设备、培育本土人才,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带领村民走向产业兴旺、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征程。
打造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样板标杆 ——放牛村:从荒山村到生态产业园的蝶变之路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