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国际(long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细胞培养肉技术领导者

政策法规

益生股份15年蜕变:从38亿到102亿白羽肉鸡龙头的周期突围与价值坚守(下)

益生股份15年蜕变:从38亿到102亿白羽肉鸡龙头的周期突围与价值坚守(下)

  

益生股份15年蜕变:从38亿到102亿白羽肉鸡龙头的周期突围与价值坚守(下)(图1)

  2010 年,益生股份刚上市时,归母净利润仅 0.47 亿元,在竞争激烈的农牧市场中,该数值并不突出。然而,到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 5.04 亿元,15 年间实现累计增长 962.12%,这一成绩十分亮眼。

  在这 15 年里,益生股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挑战与波折。2013 年,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白羽肉鸡行业整体陷入低迷,益生股份亦未能幸免,当年出现亏损。2017 年,行业再次面临困境,环保政策加强、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使公司经营压力增大,再度出现亏损。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农牧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益生股份的业绩因此受到拖累。2022 年,鸡苗价格暴跌,公司录得 3.67 亿元的巨亏,这对公司而言是一次沉重打击。

  面对这些困境,益生股份并未退缩,而是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公司在种源方面拥有强大优势,是国内唯一拥有曾祖代白羽肉种鸡的企业,祖代肉种鸡约占国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这种种源优势使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高议价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同时,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竞争力。例如,公司在 2024 年新建多处鸡场,这些鸡场的投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产能,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在周期谷底,益生股份总能迅速调整策略,实现反弹。2023 年,随着市场供需关系改善,鸡苗价格回升,公司抓住机遇,加大生产和销售力度,净利润同比暴增 247.34%。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公司 “低成本引种 + 规模化生产” 的抗跌韧性,也证明了公司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的能力与智慧。

  2019 年,对于益生股份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非洲猪瘟在国内爆发,对猪肉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白羽肉鸡作为猪肉的重要替代品,市场需求大增。益生股份凭借其在白羽肉鸡种源领域的优势,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市值冲上 218.2 亿元的巅峰,股价也达到 37.88 元。

  然而,市场变化难以预测。随着白羽肉鸡行业产能不断扩张,市场逐渐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价格开始下跌。截至 2025 年 8 月 8 日,益生股份市值回落至 102.12 亿元,较峰值蒸发 53.2%,股价也降至 9.23 元。这一市值回落,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预期的调整,也体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尽管市值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但从长期来看,益生股份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15 年间,公司市值实现 1.62 倍的累计涨幅,这一成绩跑赢同期农林牧渔行业平均 1.2 倍的增幅。这显示出市场对其 “种源龙头” 地位的长期认可,也证明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在市场低迷时期,公司的种源优势依然能够吸引投资者关注,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

  长期以来,中国白羽肉鸡种源高度依赖从美国引种,这使行业面临巨大的供应链风险。一旦美国发生禽流感等疫情,引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国内种源供应紧张。2024 年,美国禽流感爆发,中国不得不暂停从美国引种,这给国内白羽肉鸡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益生股份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和战略眼光。公司耗时 3 个月,成功打通法国引种渠道,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从法国引种的企业。2025 年上半年,益生股份从法国引进 9 万套祖代鸡,占全国同期进口量的 59.2%,这一举措不仅打破长达十年的法国引种空白,也为国内白羽肉鸡行业的种源供应提供新的保障。

  除积极拓展国外引种渠道外,益生股份还加速自主育种步伐。公司自主研发的 “益生 909”“益生 817” 等品种相继通过审定,这些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益生股份计划到 2026 年,将自主培育种鸡的占比提高到 30%,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源上降低国际供应链风险,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在农牧行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益生股份通过建设智能化养殖基地,引入先进养殖技术和设备,实现成本有效管控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山东、山西两大智能化养殖基地的投产,是益生股份在成本管控方面的重要举措。这两大基地采用先进笼养模式,相比传统平养模式,笼养模式使单场效率提升 20%,饲料成本下降 15%。随着这些智能化养殖基地的投产,公司父母代鸡苗产能从 1300 万套提升至 1800 万套,产能的提升进一步摊薄生产成本。

  2025 年上半年,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益生股份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商品代鸡苗单位成本同比下降 8.2%,鸡业务毛利率仍保持在 9.78%,这一成绩在同行中表现出色,充分体现公司在成本管控方面的卓越能力。智能化养殖不仅降低成本,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4 年,益生龙8股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回购 105.79 万股股票,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紧密绑定。这一举措不仅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向市场传递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公司控股股东及总裁等高管积极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彰显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益生股份积极加码农牧设备、有机肥等配套产业。公司的畜牧设备收入同比增长 76.66%,显示出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通过构建 “种源 - 养殖 - 设备 - 深加工” 闭环,益生股份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有效平滑单一业务的周期波动。在鸡业务市场低迷时,农牧设备和有机肥等业务可以龙8为公司提供稳定收入来源,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2025 年 7 月白羽肉鸡苗价格触底回升,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相关数据显示,商品代鸡苗均价从 2.5 元 / 羽反弹至 3.8 元 / 羽,涨幅明显。这一价格反弹背后,有多方面原因。随着前期种禽企业淘汰及换羽种鸡,鸡苗供应量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减少。进入 7 月,高温天气对种鸡产蛋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种鸡在高温环境下生理机能受到干扰,产蛋率随之下降,进一步减少鸡苗供应。而需求端,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升,鸡苗需求呈现回暖态势。叠加 9 月中秋备货的传统旺季因素,市场对鸡苗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这种价格反弹具有一定持续性。在供应端,种鸡产能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鸡苗供应量难以大幅增加。而需求端,随着餐饮行业逐渐复苏以及消费者对鸡肉需求的稳定增长,鸡苗的市场需求有望保持稳定。预计三季度鸡业务扭亏为盈,这将对益生股份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鸡业务作为益生股份的核心业务,其盈利状况的改善将直接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提升,进而推动短期市值修复可期。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短期投资价值凸显。

  当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 5 个月呈增长态势,生猪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这致使生猪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在此市场环境下,益生股份的种猪业务却逆势扩张,彰显出强劲的竞争力。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种猪业务收入增长 128.73%,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益生股份在种猪培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引进丹系与法系等高繁殖性能种猪。这些种猪窝均产仔数可达 15 - 16 头,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可达 31 左右,性能极为出众,在市场上备受认可,进而使得种猪销量与销售额同步增长,利润亦大幅增加。

  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小散户受市场竞争与环保压力影响,正加速退出市场,这为大型养殖企业拓展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益生股份凭借其在种猪业务方面的优势,市场占有率有望从 10% 提升至 15%。公司持续扩大种猪养殖规模,山东、云南等地的猪场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黑龙江和山东烟台等地的原种猪场已投入运营,黑龙江的祖代场及山西和山东威海的原种猪场正在建设中。待全部种猪场投产,原种猪存栏预计可达 1.2 万头,年提供原种猪 10 万头;祖代猪存栏将达 1.5 万头,年提供二元猪 12 万头 。这些新增产能将进一步巩固益生股份在种猪市场的地位,提升其市场份额。

  种猪业务的逆势扩张不仅为益生股份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亦成为其应对猪周期波动的有效保障。在猪周期的起伏波动中,公司能够凭借种猪业务的稳定增长,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维持业绩的相对稳定。对于投资者而言,益生股份的种猪业务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从中期视角来看,公司有望在种猪市场实现更大突破,达成业绩的持续增长。

  益生股份正稳步朝着从周期股向成长股蜕变的目标迈进。当自主育种占比达到 50% 时,公司将在种源领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降低对国外引种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 “益生 909”“益生 817” 等品种已通过审定,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育种的占比。猪业务收入占比超过 20%,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降低鸡周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目前,公司的猪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种猪产能的逐步释放,猪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持续上升。深加工产品贡献 10% 的利润,意味着公司将成功拓展产业链下游,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来源。公司可对肉鸡和生猪进行深加工,生产各类肉制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一旦实现上述目标,益生股份将摆脱与 “鸡周期” 的紧密关联,成长为 “种源 + 养殖 + 食品” 的综合服务商。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将为公司带来更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估值水平。当前公司 1.2 倍 PB 低于行业均值 1.5 倍,这表明公司股价相对被低估,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长期投资机会,有望在公司的成长进程中获得丰厚回报。从长期来看,益生股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值得投资者予以密切关注。

  15 年间,公司市值增长 1.62 倍,这一数据看似并不十分突出,却深刻反映了中国白羽肉鸡产业从 “引种依赖” 到 “自主创新” 的变迁历程。益生股份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行业周期教材 —— 既经历过引种断档的危机,也展现出逆势扩产的果敢;既有单季度亏损过亿的艰难时刻,也有半年利润暴增 247% 的辉煌成绩。对于投资者而言,深入理解益生股份的发展逻辑,便是掌握了中国养殖业 “从周期到成长” 的发展密码:在市场恐慌时布局种源,在行业过热时强化成本控制,这或许正是其穿越 15 年牛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