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下文亦称“别样肉客”)深陷破产传闻。华尔街消息称,公司已经向司法部门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对此,该公司发言人予以否认,但公司江河日下的处境却已是尽人皆知。
曾经,别样肉客被看作革新食品领域的替代肉类巨头,被誉为食品界的“特斯拉”,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然而,公司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19%,至7,500万美元;净亏损达2920万美元,运营亏损则高达3490万美元,公司随即宣布裁员6%。公司股价已经相较最高点跌去了约98%。
Beyond Meat创立于2009 年,其使命是创造可持续且营养丰富的植物肉替代品。公司称,相比牛肉生产,Beyond Meat产品可减少90%温室气体排放、93%土地使用、99%水资源消耗及46%能源消耗。公司承诺其产品“不含胆固醇、不含抗生素、不含转基因”等口号,很快获得了环保主义者以及健康人士的关注。
在公司成立早期,Beyond Meat还获得了比尔·盖茨的青睐。2019年5月,在纳斯达LONG8官方入口克上市,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3%,创造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佳的IPO首日表现 ,并带动了一股全球替代肉投资热潮。
2020年Beyond Meat以“别样肉客”为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建立工厂、打造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创新产品……但是中国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2025年2月24日,Beyond Meat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计划,暂停公司目前在中国的运营活动,预计这些活动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停止。同时,公司将在中国市场裁员95%。
被资本吹大的美丽泡泡,很多都是上市即巅峰。Beyond Meat在2019年5月上市后,受外界对于“人造肉”的争议影响,股价表现犹如坐过山车般起起落落。增长迅猛的营收掩盖不了持续扩大的亏损,尽管在2020年,由于疫情初期肉类供应链的中断,Beyond Meat抓住了一轮发展机遇,但最终的颓势仍难逆转。为何昔日的资本宠儿终成了弃子,这恐怕还要从人造肉这类产品的“硬伤”说起。
首先,不好吃+价格贵,真的很劝退。随着传统肉类价格的回落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消费者在选择人造肉这类通常价格较高的产品时变得更加谨慎。复购率成为人造肉产品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产品刚上市时,消费者往往出于尝鲜的心理购买人造肉。但当他们发现人造肉的价格高于传统肉类,且在口感LONG8官方入口上可能不如传统肉类时,其吸引力便大打折扣了。至于“环保标签”,在全球通胀压力下,很难支撑替代肉产品的高溢价。
同时,政策与市场合力“打假”使得人造肉发展环境堪忧。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共和党毫不掩饰对于人造肉的厌恶,对Beyond Meat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健康”的政策中,旨在推广营养丰富、干净和天然的食品,而不是实验室或者人造产品。
政策急转直下,Beyond Meat股价也从2020年的历史最高点跌去超98%。
目前的“人造肉”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由植物性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另一种就是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用动物干细胞培养的细胞肉,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因此,市面上的人造肉本质上是植物产品,虽然受到环保人士和素食者的追捧,但在餐饮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美食更接近一种信仰,是民族文化与家国情感的一种载体,人造肉这类“乔装改扮”的新面孔要想赢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就像国人对烟火气的执着,让预制菜总有种上不了台面的尴尬,同样,国人对真材实料的尊崇,也让人造肉很难撕掉“不伦不类”的标签。再加上价格昂贵、味道平淡,消费者尝鲜可以,但要想经常上桌就不一定了。
就像美国副总统JD万斯曾公开表态:植物基肉如同“令人作呕的假肉(disgusting fake meat)”。话虽难听,但假的终究是假的——这话倒是真的。
当前,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十五五”规划,艾格农业作为专注于大农业泛食品领域的领先研究咨询和投资机构,凭借26年的深厚数据积累和专业经验,为政府、企业及各类机构提供包括顶层规划、产业研究、市场调研、战略咨询、园区规划以及投融资服务,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绘“十五五”蓝图。